www.zxdmq.com
微信联系我们
QQ联系我们
编辑:肖晗
摘要:张晓莲,中共党员,竹溪县益群魔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7年来,张晓莲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湖北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领军人才”“十堰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产业缺乏,这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十堰竹溪给人的固有印象。如今,这里已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更被称作中国的“魔芋之乡”“生漆之乡”“黄连之乡”。
谈起这些变化,就不得不提到十堰实施的“能人回归”工程——一大批乡贤才俊被请回村里干事创业,扶贫产业不断聚集,带动了众多村民脱贫致富。
今天,我们想向大家介绍众多回乡能人中的一位奇女子——张晓莲。
张晓莲,中共党员,竹溪县益群魔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7年来,张晓莲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湖北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领军人才”“十堰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回家乡创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她怀揣打工挣来的10万元回竹溪
今年39岁的张晓莲,出生于十堰市泉溪镇双桥铺村。1999年,因家庭贫困负债,体谅父母的张晓莲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前往深圳打工,为父母分忧。短短几年时间,勤学上进、吃苦耐劳的她便在一家日企做到质检课长,月工资有3000多元,不多时便帮家里还清了欠债。
卸去重压,张晓莲深藏于心中的想法又冒了出来——“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回家乡创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终于,2004年张晓莲作出决定与丈夫李欢回乡创业。
2007年,张晓莲开始尝试种植当时被普遍看好的食用菌,但却不幸以失败告终,还将打工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赔光。
初次创业失败,张晓莲并不服输。她反思是因为自己蛮干,不懂政策,也缺乏技术,从此她更多地关注起国家政策。次年,思想进步的张晓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轻能干不服输的她也被群众所认可,被推选为双桥铺村“两委”成员,担任村妇代会主任。
一上任,张晓莲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全县的产业进行了摸底。在工作中,她发现竹溪县素来有种植魔芋的传统,发展魔芋种植业值得尝试。不过这一次,她不再蛮干了。
2009年,她沉下心来对全镇的魔芋产业做了一个全面的调研:魔芋种植的确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大。随后,她领头向泉溪镇政府写了一份关于发展魔芋产业的可行性报告。镇政府对报告非常认可,还对魔芋种植给予了贷款支持服务。
魔芋种繁育基地
刚开始种植时,张晓莲曾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干好。为此,她虚心请教种植户和县魔芋办的专家,学起了魔芋科学种植技术。当年,张晓莲便建成了30亩地的良种扩繁基地。由于科学种植、管理有效,她家的魔芋亩产高过周边农户30%。
“她比我坚强,回乡创业这条路也比我坚定。”在丈夫李欢的言语中,满是对妻子的赞赏和钦佩。
“漆树林下种魔芋,山间草甸养牛羊。”
她为乡亲建起益群合作社
种植魔芋,让张晓莲闯出了一些名头,不少村民们都来向她咨询种魔芋的新技术,她都热心指导。与大家交流多了,她发现虽然有着魔芋产业,但村里还是有许多人不富裕。有的老人连30元的新农合都交不起,午饭是直接吃不削皮的煮土豆;有人的妻子坐月子吃不起一包红糖,家里没有一条完好的被子。
这一情况让张晓莲有了更大的目标:家乡交通不便,缺乏对口产业,乡民们不熟悉政策、缺少文化,导致大家一直受穷。她决定带着父老乡亲一起干。
2012年,张晓莲组建了竹溪县益群魔芋专业合作社,受到广大芋农的拥护,当年就吸纳53户入社。她给农户免费发放农资及《魔芋种植技术手册》;同时,还请来省农科院吴金平博士,以及县农技站、县种子站的专家来地里作技术指导。
合作社充分利用魔芋根状茎、小球茎开展种子繁育,配套建立种子繁育基地和商品芋示范基地,种芋销至湖南、丹江、郧西等地,魔芋产品供不应求。
由于管理科学、技术有保障,合作社的魔芋亩产稳定提高,如今可达2000斤左右,种芋能卖到8元一斤,商品芋能卖到3.5元一斤,每亩能带来6000多元的收入。
“脑子很活,爱摸索”的张晓莲并没有停下脚步。
作为四代漆匠世家,张晓莲家有片漆树林,但一直长势不好。2011年,张晓莲“突发奇想”尝试在自家漆树林中套种魔芋。“没想到漆树长好了,魔芋也增产了。”原来,漆树林仿野生的生长环境以及漆树特殊的抗菌性有效控制了魔芋的软腐病。
同时,她还发现:与有机肥相比,牛羊粪施肥更适合魔芋生长。那为何不将魔芋种植和牛羊养殖结合起来?想好了就干。
2013年,合作社新发展波尔山羊、郧巴黄牛养殖,以委托饲养的形式,吸纳农民入社。合作社的山羊,都是集中培育种羊,科学管理、精心养殖,同时在竹溪县城建立配套的销售点。2018年,仅是山羊肉就卖了28万元。
秋季时,张晓莲还带领合作社工人们收取附近村庄的玉米杆等作物秸秆,拉回农场加工,作为牛羊过冬草料。
种魔芋需除草、松土,加上施用牛羊粪,漆树长得更好了;套种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漆树抗菌性又能有效控制魔芋的软腐病,魔芋也增产了;魔芋边角料又可作为牛羊的粗饲料;回收玉米杆和油菜杆做牛羊草料,还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保护了生态环境。
“漆树林下种魔芋,山间草甸养牛羊;回收秸秆作饲料,立体生态又环保!”面对记者,泉溪镇镇长郭稼念出了这句顺口溜,“这是一个极佳的立体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 微信联系我们 |
![]() QQ联系我们 |